为谁而写,决定了一本大学教材的质量和水平
★ 关注防失联 → 右上角 → 设为星标 ★
文丨张是之
春节刚过,马上进入开学高峰期。而过年期间,“赋闲在家”的人们纷纷对高校教材了开起了“吐槽大会”。
其中比较集中的“槽点”就是,国内高校教材普遍不太“走心”,或者说是不太用心,总是给人学者无趣、教者受累的困惑。
而且这种感觉还相当普遍,并不局限于某所高校、某个专业。
这些吐槽大都是直接点名批评,指出的问题也都是有理有据,并非凭空捏造。
比如这些年来网上吐槽最多的谭浩强的《C程序设计》,有人编辑整理了整整50页的纠正文档。其中很多错误属于基础性错误,而有些错误代码敲上去无法完成编译和运行。
对于初学者来说,这会严重打击学习积极性。而且这些错误直到发行 1700多万册之后的第 5 版才做了修订,可以说对市场反映相当之缓慢。
再比如对于经济学教材,高鸿业的《西方经济学》写的啰嗦、枯燥乏味;顾雅君主编的《新编西方经济学》则是错漏百出;而平新乔的《微观经济学十八讲》几乎就是数学公式的堆砌,有网友直言“就是本数学书,对解释现实世界屁用没有。”
还有大学挂科率比较靠前的线性代数、量子力学等课程,其实跟教材的选择也有很大关系。
总之,各个专业总能找出奇葩教材来。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东抄西摘,低劣的复制粘贴,最后千篇一律,既没有新意原创,也没有把原来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。
有些教材之低劣,用误人子弟来形容恐怕一点也不为过。
而相比之下,那些被吐槽的国内教材,总能找到相对应更好的“平替”。
而这种“平替”大多数是国外教材,它们具备某些明显的优点。比如国内教材某些时候只会告诉你结论,或者是简单的基本推理过程。
而国外教材则会一步步告诉你推理过程,甚至还会才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,翔实、耐心、细致,生怕你看不懂。再比如国外教材有的会图文并茂,很多彩图,让你看起来都会觉得很有意思,增加了学习的乐趣。
不夸张的说,使用国内劣质教材,老师手把手地教可能学着很累,甚至是“学废了”。而使用国外经典教材,没有老师教,自己都可以完成自学。
而事实上,很多学习能力强的人,就是不满足于学校指定的教材和教学,自己去找国外优秀教材和视频来自学的。
造成这种明显对比和反差的原因,主要还是在激励机制上出现了问题。
实际上,为谁而写,决定了一本大学教材的质量和水平。
大部分国内教材的编写,主要目的可能还是为了职称的评聘,首先面对的是教材的编审人员,然后才是各个高校的选择,最后才是终端消费者——学生。
学生是那个真正花钱的人,却又是选择权最不重要、最不被重视的人。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教材自由选择权,但这个权利绝大多数情况下都由学校“代劳”了。
而国外教材的编写,则需要直接面对读者和学生的挑剔。竞争直接由市场传递过来,学生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一本教材的成败。
这样一来,教材编写者不仅面对的竞争更激烈,而且得到来自市场反馈的信息也加直接和高效,迭代更新的速度也就更快。
大概率不会出现谭浩强《C程序设计》中的错误直到第5版,发行一千多万册之后才去修订这样的事情。
国内教材问题的反馈环路,明显复杂低效。编审人员不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,教材使用者的意见往往又无法直接反馈给编审人员。
网络普及之后,大家一吐槽,才发现这是整个高校教材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。
然而,吐槽归吐槽,问题并不会因此有多大改观。最多就是,大家都知道了更好的学习渠道,课后再去学习更好的教材。
但是,多少教材费就这么白白浪费了。
正是缺乏了来自市场的直接反馈,教材编写者只能感受到教材被使用的好处,却感受不到来自市场的惩罚,所以改进的积极性并不高。
甚至说,一开始很多人编写教材的目的就“不纯”,就不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去的。
为了编写而编写,为了职称而编写。教材编审人员把关也不是那么严格,甚至还不如某些期刊严格,而且编辑、校对工作量巨大,又没有足够的激励,所以教材出现各种低级错误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而编撰教材的收益也不是特别明显,可以说是又苦又累还不赚钱,大多数时候还不如发一篇SCI的价值高。
除了发行量超高的基础学科教材之外,大部分专业教材其实很小众。很有可能就局限在一所学校一个专业,每年也就几百人左右。
这个规模印书,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可赚。所以说,没有明显的激励动力来做这个事,只要不是自己主动要求做的,大部分都是上面下达的任务,匆匆应付了事。
国外教材这一点做的更好一些,一本好的畅销教科书可以让作者一辈子衣食无忧。
当然他们也有问题,那就是国外教材普遍都很贵,美国一本中学教科书就要100多美元,有很多学生用不起教科书。
另外还有个一因素,我国大学教材的编写通常是由一个知名教授担任主编,然后由一个或者多个课题组来组成编写小组,最后每个人负责撰写其中的一章或几章。
这其中主编的名气很重要,但他可能也是实际参与工作最少的人。而下面几个人完成章节的撰写,语言风格、趣味性都不一样,水平参差不齐,质量当然也就很难保证。
总而言之,积极性、责任心,这些东西很重要,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激励机制引导,基本就会沦为空喊的口号。
这一点在国内教材质量上体现的特别明显。不过好在,互联网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,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渠道,真正想学东西的人总能找到优质的学习资源。
像张明楷教授这样的众多大家,总能在时间的淘洗中胜出。而那些应付了事的教材编写者,是否也该受到一些竞争压力了?
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9日《南方周末》,略有改动。扫码可以参与南周的互动和讨论。
题图:Claude Monet